這些"海茄苳"的種子,真的是得來不易,也是因緣際會的紀念品,這是在今年(2010年)的9/4,與林達老師第一次的"相見歡"時,老師分享給我種子,其它分享的還有盆器、火龍果、紅豆...,不過最可貴的是林達老師的經驗與人生觀,讓我受益良多,也學到了不少東西。

▼海茄苳取得時已經有長根了,種子很有特色,大手包小手,裡面還包著小幼苗,(2010/9/5拍攝)


        海茄苳的種子帶回家時,已經有長根了,於是將種子分兩批來種,一盆水耕、一盆土耕,因為沒經驗,網路上也找不到相關的種法,於是就依老師的口述方式及憑自己的感覺,把它給"種下去"。水耕方式很簡單,只要拿個沒有洞的盆器(當然要没洞,不然水會全部漏光光),裡面先放八成的麥飯石,再將種子"排入",記得是排入不是壓入,如果重壓會容易傷到根,排入後再小心的鋪上麥飯石,我沒有全蓋滿,因為這樣可以觀察水位,水儘量不要蓋過全部的種子,不然變成"泡水種子"了。

▼水耕法很簡單又方便照顧,只要加水就可以了,不用天天澆水(水不要超過石頭)


▼種好的小盆栽,放在室內通風處就可以了,下面發芽照片,是在9/14拍攝,約10天的成果


        在網路上找到一些資料,發現海茄苳是台灣四種主要紅樹林之一,它是屬於馬鞭草科,生長於台灣西南沿海塭岸、潮溝、河口等鹽澤地之常綠灌木或喬木。又名茄萣樹。葉子對生,卵型、花朵成橘黃色。六、七月是開花期,橘色小花帶著濃烈香氣,果實為蒴果,成熟之後會長成桃子狀,內含一顆種子。葉片的正面綠色,背面灰綠色,有排鹽的腺,因此葉子背面常常有一層薄薄的鹽。樹皮灰褐色,常見痂片狀剝離。海茄苳的棒狀呼吸根,是由地下橫行的根系垂直向上發展,由土中伸出泥土呼吸。

▼發芽率百分百,每棵像魔豆一樣往上長(2010/9/26拍攝)


        其實每顆種子天生的使命,就是要延續生命,當小樹苗開始開枝散葉時,種子達成使命後就開始枯萎了,它把所有養分就傳送出去,自己的生命就結束,這也許就是生命法則吧!

▼漂亮的海茄苳種子完成使命後,就枯萎了,去掉枯的種子,留下來的是小樹苗(2010/10/30拍攝)


        看完水耕,還有另一盆是土耕,是以無洞盆器+培養土種成的,種法也不難,在盆器放約八分滿培養土,再將種子輕壓入土,排好後蓋上麥飯石,以噴水器噴水就可以了,一次噴水大約噴3~5圈,意思是說從外到內繞一次叫一圈,這樣水分才不會太少。

▼土耕法的海茄苳,長得比較水耕快,而且高(圖右照片拍攝日為2010/9/25)


         看到海茄苳一天一天的長高,也變得很長,就想起林達老師的毛柿"秘訣",上次沒運用在毛柿身上,這次把它運用到海茄苳,於是準備唯一的工具--膠帶,就這樣"彎彎捲捲"再貼膠帶固定,簡單的幫它做造型,雖然醜醜,但這是為日後的型態做準備。

▼長高又變長的軟莖,適合做造型,準備工具--膠帶


▼用膠帶固定後整體的樣子,保留一棵沒做彎曲(2010/9/26拍攝)


        固定一陣子後,發現它還是一直變長,於是將膠帶解開,改以"打結"的方式另做造型,還好它的莖很軟,可以輕易的打結,剛開始做完,隔天發現,疑?它怎麼自己解開了,原來是沒固定好(沒用膠帶),而且植物它自己有向上長的力量,把自己的莖又打直了,不過我再次打結打緊後,就沒有這個現象了。

▼打結彎曲的樣子(2010/10/9拍攝)


▼整體看來,效果不錯喔,可借沒對稱,不然會更好看


海茄苳意外收獲篇:
        這隻偷渡的小肥肥蟲,就躲在其中一顆海茄苳的種子裡,本來我也沒發現,後來是因為看到為什麼這顆種子上黑黑髒髒的,好像是蓋了一層土,原以為是當初種的時候,不小心土掉在上面,於是用夾子撥一撥發現裡面有東西在"動",原來是隻小肥蟲,上面髒髒的土應該是它的排泄物,被夾出來後,拍照留念後,不久就在垃圾桶了,因為被我給"包起來丟掉了"

▼不敢看的請跳過此照片不要看,也可以把它當小花生米


        再次感謝林達老師的分享,讓我學到很多,也感謝種子家族及部落格好友們的好文分享及種子分享,我才有機會將我的成果,分享給更多人看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家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