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元宵節必定要參與的事,就是到媽祖廟(彌壽宮)感受元宵猜燈謎、拜拜擲筊(跋杯),還有提燈籠,雖然沒有像大城市有熱鬧、美麗的花燈,但還是可以感受到元宵節的氣氛。今年也不例外,這元宵節當天晚上,等小朋友補習回家,晚上9點才到廟裡,人潮已經稀稀落落了,不過活動還是持續進行著。

▼元宵節~廟會猜燈謎及乞求平安餅(2015/3/5拍攝~農曆正月15日)
01元宵節~廟會猜燈謎及乞求平安餅.JPG

      元宵節就要有點元宵的氣氛,所以提個燈籠比較有趣、好玩,現在的燈籠都是"現成"市政府發的,只要組裝一下就可以提燈籠了,裡面的LED燈還有好幾種顏色,變來變去的,好看又方便。

▼元宵燈籠組裝
02元宵燈籠組裝.JPG

     今年元宵節前幾天拿到高雄市政府發的燈籠,小朋友就迫不及待的打開組裝製作,不用剪刀,拔一拔、裝一裝,自己動手DIY,這些都難不倒我們小2個小朋友。記得我小時候還是自己找材料,用鐵罐挖幾個洞,裡面插根蠟燭,上面用根棍子綁上繩子及罐子,就可以提燈籠了,想想也真有趣。 

▼完成元宵燈籠
03完成元宵燈籠.JPG

      元宵夜掛燈籠的風俗~經查網路資料,發現這個習俗起源於西漢,盛行於唐朝。歷代帝王為了誇示天下太平,於是大力倡導人垂掛燈籠。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間,命百姓自正月八日夜晚即開始掛燈籠。永樂帝朱棣命百姓徹夜掛燈籠、鳴樂到天明。並讓王妃、宮女們在正月十五日出宮看花燈、希冀舉國同歡。

▼元宵提燈籠,燈關掉比較有氣氛(2015/3/5拍攝)
04元宵提燈籠.JPG


▼到媽祖廟~"彌壽宮"參加元宵燈會
05到媽祖廟參加元宵燈會.JPG

      彌壽宮是我們彌陀區最主要的廟宇,已經有好久好久的歷史了,小時候沒地方玩,這裡就是好的遊樂場所,它的建廟歷史約有兩百餘年,正殿主祀媽祖,雙手持如意面版,媽祖的金身應於一九七三年重建時所重新雕塑。彌壽宮,最早是清政府設立,供瀨南鹽場(鹽埕里)鹽民仰拜,因是官設,所以亦有「府正堂」之稱。後來彌陀港道淤塞,媽祖神像移置庄內,由八里里民輪年奉祀。清咸豐七年,興建廟宇於福德祠西側,稱為「彌壽宮」,現今所見到的彌壽宮則是一九七五年新建完工的。

▼元宵提燈籠
06元宵提燈籠.jpg

▼很冷清的晚會活動(沒有幾個觀眾)~因為我們9點多才到~
07很冷清的晚會活動(沒有幾個觀眾).JPG

      元宵節晚上,廟裡的重頭戲就是"猜燈謎",這裡總是最熱鬧的地方,每個人都很專心的思考著,想到就舉手告訴主持人,答對了就有獎品,答錯了再接再厲,現場有不少人拿出手機、平板電腦查網路,看看有沒有解答,但這個方式是"無解"的,因為這些題目都是主持人自己想出來的,每年都不一樣,也不是抄網路或看書本寫來的,主持人真厲害~

▼猜燈謎~我們沒有一題猜得出來
08猜燈謎~沒有一題猜得出來.jpg

      接下來是我們的重頭戲~擲茭求平安糖,我記得前年(2013年)是我家哥哥先擲筊,一次沒中"聖杯",換妹妹一次就中,去年(2014年)我家妹妹先擲筊,一次就中,開心拿一盒平安糖回家,今年換我家哥哥先擲茭,這回很誠心的拜拜後,一擲就中,開心的選了一盒"平安餅回家"。我們有先講好,只要求到平安糖(餅)就可以回家了,大家輪流,結果第一個人(哥哥)先中,我和妹妹就不用擲筊了~開心就好~

▼元宵晚會-拜拜擲筊(跋杯)一次就得到"聖杯"
09元宵晚會-拜拜擲筊(跋杯)第一次就得到聖杯.JPG

      今年因為太晚到廟裡擲筊,等擲到"聖杯",要選平安糖時,都已經沒了,還好還有剩一盒"新貴派",就是這盒"平安餅",帶回家拆開,大家馬上吃一塊,保平安~

▼聖杯~選了一盒餅乾(平安餅)
10聖杯~選了一盒餅乾(平安餅).JPG


▼回家馬上拆了餅乾禮盒~吃餅保平安
11回家馬上將拆了餅乾禮盒~吃餅保平安.JPG

      雖然鄉下地沒有熱鬧、美麗的花燈及煙火,但我們的媽祖廟還是秉持著它的傳統,辦了一場元宵燈節活動,就是要把這個傳統延續下去,讓後代子孫們都能體會及認證這項傳統文化。

voicexml

arrow
arrow

    家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6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