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春快樂~過年了,恭喜發財~在過年前除夕當天我們全家都很忙碌,一早要到"古厝"拜拜祭祖、貼春聯,下午大掃除、整理房間,晚上吃火鍋團圓飯,晚上發紅包(小朋友領紅包),除夕這一天過得很充實,以下以照片記錄這一整天的點點滴滴。
▼除夕貼春聯及大掃除(2015/2/18拍攝)
每年過年前我都帶著2個小朋友回我們的"古厝"貼春聯及祭拜祖先,除舊佈新,把舊春聯撕下,再貼上新的春聯,這除了佈置古厝增添過年氣氛外,也讓我家小朋友能融入這傳統習俗,也能緬懷祖先、飲水思源。
▼撕除舊春聯~除舊佈新
▼撕除舊春聯並打掃乾淨
▼自製醬糊~用太白粉煮成的醬糊
回顧一下"貼春聯的由來"(在網路上找的資料)~相傳在戰國時代,人們會在門兩旁掛上用桃木刻成的木偶,叫做「桃梗」,據說這樣可以「驅邪惡,保平安」,後來因為刻木偶 太麻煩了,便慢慢的變成了掛「桃符」,也就是「門神」,這是在桃木上刻著兩位能夠降妖伏魔的神明的名字,一位是「神荼」,另一位是「鬱壘」,這個習俗一直 流傳到唐朝,直到五代的時候,後蜀皇帝孟昶寫了「新年納餘慶,嘉節號長春」的對聯,便成了目前所公認最早的一幅春聯了。
而到了明朝的時候,才有「春聯」這個名稱出現,因為當時的明太祖朱元璋 將南京定為首都,便在除夕夜時下令要求家家戶戶都要貼上春聯,而且他還會在過年的時候微服出巡,欣賞大家的春聯喔!既然皇帝都這樣大力提倡了,從此之後, 過年貼春聯的風氣便開始大大的流行起來,一直流傳到今天。
▼貼春聯
春聯要如何貼才正確,雖然以前我的阿公、爸爸都有教,但一年才貼一次,容易忘,所以通常我在貼春聯之前都還上網路查一下資料,確認貼法,以下是我在網路上找到的春聯貼法。
通常春聯有兩幅直聯,每幅的最後一個字有平、上、去、入等聲韻,正確的貼法是:
平聲(國字注音第一、二聲)在左邊,上聲、去聲(國字注音第三、四聲)及入聲字在右邊。其中入聲字的判別方法是用台語發音,音短促而重者即是。所以如果兩幅的最後一字都是第一、二聲,就必須用台語唸看看是否為入聲字,入聲就貼右邊就對了。
如:
天增歲月人增壽(右)
春滿乾坤福滿堂(左)
爆竹聲中辭舊歲(右)
梅花香裡報新春(左)
▼阿祖家的冰箱貼上~山珍海味
除夕早上貼春聯,另外,下午則是大掃除,早在前一週假日就我們家就已經先洗窗戶、落地窗、窗簾,除夕當天則全家一起整理房間、打掃、拖地,把不要的東西把包丟掉或回收,當然~小朋友自己也要整理及打掃自己的房間,也幫忙掃地、拖地、刷浴室...,忙了一個下午。
▼除夕大掃除
▼打掃房間
▼整理東西~不要的清出打包
▼打掃灰塵及洗浴室
忙了一個下午,晚上則是開心時刻,可以吃到好吃的團圓火鍋,另外買了刮刮樂,一人一張碰碰運氣,小朋友則開心領紅包。
▼除夕夜~刮刮樂及玩牌
▼開心領紅包
除夕~雖然忙一天,但覺得過得很充實,因為把家整理、打掃乾淨,隔天過年有新氣象,新的一年有"新"的感覺,也很有過年的味道~
(這一天的照片是以"平板PAD"拍攝,照片畫質較不佳,雜點不少~)
留言列表